广大高校员工已经陆续开始在校学习,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诈骗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尤其对于缺少防范意识的大员工,更要提高警惕,更多的是懂得鉴别各路的“花言巧语”,了解并防范电信诈骗。

根据猎网《报告》显示,虚假兼职诈骗是举报类型最多的诈骗,这类诈骗以高薪、低门槛、简单轻松赚钱的借口,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势力遍布QQ群、贴吧、论坛、微博等各类平台。
今年,兼职诈骗又盯上微信朋友圈,以转发广告就能赚取几十元的兼职为噱头,诱骗受害者加入兼职群,然后以各种理由收取会费、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尤其今年火热的“刷单“,骗子通过群发短信、求职网站、QQ微信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当事人上钩,要求事主先支付保证金、培训费;或者要求事主刷单,声称会返还本金及佣金,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多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从而骗取钱财。
高考、考研都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犯罪分子利用考生急于寻找合适考研资料的心理,化身为“学长学姐”,以过来人的身份搭讪考生,并借机向考生推各种贩卖辅助资料的钓鱼网站,等到受害者支付高额书本费后,“学长学姐”们要么随便发一些虚假资料应付,要么干脆“销声匿迹”玩失踪。
近年来,互联网贷款业务快速发展,骗子也盯上了这块业务,制作大量贷款钓鱼网站等待受害者上当受骗。而此类钓鱼网站通常会使用方便快捷、低门槛就能申请高额度贷款的信息来吸引受害者。尤其大员工自主创业、分期付款消费、教育培训等各方面的消费开支使大员工成为无固定收入的高消费人群,使他们对贷款服务有很强烈的需求。 有些大员工一时急缺钱用,不好意思找父母开口要钱,于是去网上寻求贷款渠道,但由于大部分银行或金融机构不贷款给非工薪人士,他们就会病急乱投医。最典型的骗局是:网上那些只需身份证就能贷款的小广告,打着贷款的旗号,收你一堆手续费、担保费、介绍费,由于大员工缺乏甄别的知识,很容易就掉入这种网贷陷阱之中。
01 思想上要杜绝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馄饨的好事。从正规渠道找兼职等正规工作,不要图简单,容易而相信网络诈骗刷单等
02 要多积累知识
平时的时候,和家里人或者是身边的人,一起分享一下这些诈骗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与大家共享,你也能得到一些诈骗的信息类,这样,你遇到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急于上当了。遇到问题,要和身边的人一起商量解决,不要一时冲动非正常贷款等不正规网络方法解决。
03 要谨慎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凡是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多方求证,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